求證世事   數理乾坤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
文件制度
當前位置: 首頁>>本科教育>>文件制度>>正文
關于印發《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本科教學工作規程》的通知
2017-09-21 10:50  

 

湘城院發〔2017109

 

 

校屬各單位: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本科教學工作規程》經2017915日校長辦公會讨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

                             2017918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本科教學工作規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教學管理,實現教學工作的科學化和規範化,保證我校人才培養目标的實現,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教學工作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體現科學創新精神。

第二章  教學管理

第三條  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由校長全面負責學校教學工作,分管教學的校領導協助校長主持日常教學工作,學校有關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改革和發展規劃、重大決策等由黨委會或校長辦公會議讨論決定。學校統一調動各種資源為教學服務,統一确定學校各級教學工作目标,統一管理教學工作進程、教學質量監控及信息反饋,切實加強學校和二級學院教學行政管理、系(教研室)基層業務管理,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在教學管理中的作用,形成整體一緻的目标系統和穩定有序的工作機制。

第四條  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咨詢指導和評議機構,由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和熟知教學工作、有管理專長的教學管理人員組成,研究教學及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提出咨詢報告,指導全校教學工作。

第五條  教務處是全校教學工作的主管部門,在校長和分管教學的校領導的領導下統管全校的教學工作,其主要職能是依據學校建設總體目标,編制全校教學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對全校的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運行、教學評價、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改革和研究、有關教學資源和教學經費的調度使用等進行管理,保證全校教學工作正常進行。

第六條  二級學院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執行部門。二級學院分管教學副院長全面負責各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對本院的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運行、教學質量、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改革和研究、有關教學資源和教學經費的調度使用等進行管理。二級學院成立由二級學院領導和教師代表組成的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決定本院教學工作的重要事項。二級學院設教學(務)秘書,處理日常教學的具體事務。

第七條  系(教研室)是按課程或專業設置的基層教學組織。其主要職能是安排教師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教學任務,開展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做好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培養、教學管理等相關的教學基本建設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

第八條  學校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主動服務,為教學工作做好保障和後勤服務工作,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章  人才培養方案

第九條  人才培養方案是對人才培養目标、培養規格以及培養過程和方式的總體設計,是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規格和教學質量的基本教學文件,是确定教學編制、安排教學任務、組織教學過程的基本依據。

第十條  人才培養方案的内容包括:培養目标與業務規格;職業與崗位分析;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修業年限及學制形式;主幹課程設置;教學進程與學時分配以及其他必要的說明;教學學時分配表;理論教學進程表;實踐教學環節進程表等。

第十一條  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首先應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确定專業培養目标和培養規格。必須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依據教育部門和社會用人部門對人才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确定人才培養目标和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努力體現學校和專業的特色。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必須貫徹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産學研相結合,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應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第十二條  學校教務處提出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設計教學計劃的總體框架,編制校曆,确定各種學制的總學時和學分數,确定公共必(選)修課程的設置、學時、學分和開課時間,明确公共課和專業課、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大緻比例和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第十三條  各二級學院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本院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須經本院專業指導委員會審議,提交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領導小組審定,由學校批準後執行。人才培養方案一經确定,必須認真組織實施,既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又要根據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适時進行調整和修訂。調整和修訂時,須由教學副院長寫出書面論證報告,送教務處審核,報分管校領導批準後執行。

第十四條  精心安排,通力合作,抓好學期教學計劃實施的準備工作。由二級學院于每學期末編制出下學期各專業的教學計劃運行表(如《班級課程安排一覽表》、《教師任課一覽表》)和實踐教學環節(如實驗實訓教學、專業見習、實習)計劃等,全面安排好學期的各項教學任務,交教務處審核、彙總。由教務處統一安排教學場所和協調各有關方面的工作。

第四章  教學大綱

第十五條  教學大綱是一門課程的教學指導文件,它是确定教學内容和進行教學工作的依據,需按不同課程和不同教學對象分别編制,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每門課程(包含各教學環節)都應有教學大綱。

第十六條  教學大綱的内容應包括本課程的教學目标、教學内容和要求、實踐性教學環節要求、學時分配、教學形式、選用教材及主要參考書目、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及必要的說明等部分。教學大綱要相對穩定,也要根據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專業建設的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和修訂。

第十七條  教學大綱在二級學院具體組織下,由主講教師和課程負責人根據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的要求,按學校有關制訂教學大綱的規範要求編寫,經相關教師讨論、系(教研室)主任審核、二級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通過,報教務處備案後執行。

第十八條  每門課程均需按教學大綱的要求,由二級學院負責,組織有關教師選擇與教學大綱相适應的的教材。選用的教材及主要參考書,由系(教研室)提出意見,院長審核,并經教務處審定,由教材供貨商統一采購;自編教材(講義)須履行學校教材審定、印刷審批程序。

第十九條  任課教師接受教學任務後,要在開課前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編寫教學日曆,進行課程教學的總體設計。教學日曆應包括課程的教學内容、學時分配和教學進度表,經系(教研室)主任審核,院長審定,報送教務處備案。教學日曆在執行中确需調整變動的,應由相關系(教研室)提出書面申請,院長同意後執行,同時報教務處備案。

第五章  考試大綱

第二十條  考試大綱是明确學生掌握課程内容和規定考試标準的文件,是具體指導學生學習、課程命題的依據。

第二十一條  各門課程必須編制考試大綱。考試大綱的編寫,應體現科學性、系統性,理論聯系實際,正确引導學生學習,強調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學習與考核要求,以培養應考者的學習能力,樹立良好的學風。

第二十二條  編寫考試大綱應按照教學計劃規定及其課程特點,做到注重基礎,精選内容,觀點明确,層次清楚,語言精煉,文字易懂,以及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程度和熟練度。實踐性強的課程,應另行編寫實踐環節考核大綱或社會調查提綱。考試大綱的内容包括:課程性質與學習目的、掌握的課程内容與考核目标、考試方式、題型及比例、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指定或推薦教材及參考書等。

第二十三條  課程考試大綱至少應在課程開始授課時公布,一經公布,應保持相對穩定,無特殊情況,不得變動。

第六章  主講教師

第二十四條  大學教師擔負着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任,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教師應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治學嚴謹,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精通業務,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并持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教師應服從教學工作安排,履行監考義務,違者由二級學院酌情處理,直至報請學校調離教學崗位。

第二十五條  在聘任教師擔任主講教師時,實行院長負責制,堅持擇優原則,确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第二十六條  主講教師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知識面較寬,熟悉本門課程的内容,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課程的理論體系和本學科的發展狀況,能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要求,較好地講授難點、重點和解釋疑點。

(二)在講授方法上,能充分利用和熟練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講解深入淺出,富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有利于培養與提高學生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

(三)在講課能力上,能做到條理清楚,概念準确,邏輯嚴密,闆書清晰,語言易懂,快慢适度,并能根據學科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内容。

第二十七條  新開課和開新課的教師必須在二級學院的組織下按指定的内容進行試講,經集體讨論評議,确認能擔任主講任務後才能上課。

第二十八條  實行主講教師負責制。主講教師要對本門課程各個環節的教學質量全面負責。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經常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教書育人。在課堂上教師負有全面責任,要嚴格考勤管理,保證良好的課堂紀律。

第二十九條  二級學院要組織教師認真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對開出的課程應定期進行檢查性聽課,及時掌握教學情況,把好教學質量關。

第三十條  對教學失職、教學效果差的教師,經調查核實,由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審議通過,報請學校批準後,取消其任課資格,并調離教師崗位。

第七章  教材與講義

第三十一條  教材是體現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的載體,是組織教學傳授知識的基本工具,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要積極開展教材研究和編寫工作,加強教材建設與管理,豐富教材種類,大力提高教材質量。

第三十二條  教師要了解教材的意義及其選編的方法,做到更好地利用教材,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第三十三條  選用及征訂教材的基本原則是:選用優質教材,保證教學質量,适應教學改革,減輕學生負擔,防止教材積壓與浪費。

第三十四條  講義是教師為授課而編寫的教材。教師編寫的講義要适應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反映科學、文化的新成就,使學生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新進展。

第三十五條  講義的編寫要力求文字簡練、準确和流暢,要層次分明、邏輯嚴謹,體現科學性、思想性和時代性;在形式上,要注重美觀,符合大學生的審美情趣。

第八章  備 課

第三十六條  備課是講好課的基礎和前提,教師上課前要認真備課,編寫教案。教案應符合學校的格式要求,條理清晰,字迹工整,重點、難點突出,教學環節明晰,其内容體現教師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授課的基本思路,教案中應指定課程的參考文獻,并拟定一定數量的習題或思考題。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教案,在條件成熟時,上網公布,便于學生查閱。

第三十七條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研究和掌握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等教學文件的本質要求。

(二)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認真鑽研教材,全面系統掌握該課程的教學内容結構及該學科發展的新動向,包括該課程的基本知識、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的學習與研究方法,把握主要思路,突出重點、闡釋難點。

(三)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需要、先修課程的教學情況和後續課程的要求,處理好本課程與先修課程的銜接以及與後續課程的關系,并結合學生實際,選擇合适的教學方法,便于學生接受和掌握。

(四)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适當提問,啟迪思維,注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教師授課的特色和風格。 

第九章  課堂教學

第三十八條  課堂講授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開發智能的重要方式,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講授應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明确各單元及整個課程的教學目的;

(二)體現科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

(三)反映最新的學科發展水平和科學思維方法;

(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五)有系統性,做到重點突出;

(六)有邏輯性,引導和啟迪學生積極思維;

(七)加強科學思維方法的教學和訓練。

第三十九條  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列出與所授課程密切相關的課外參考資料,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學習方法,擴大知識面。

第四十條  教師的授課藝術及素養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的聽課效率。教師授課時必須講普通話,課堂語言力求做到準确、簡煉、生動、清楚。

第四十一條  闆書要工整,闆書布置要得當。

第四十二條  教師上課時要注意儀表端莊、衣着整潔大方。

第四十三條  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遲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課,不私自調課、停課或更換教學地點和内容,不得接打電話,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

第四十四條  主講教師為管控課堂教學秩序第一責任人。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嚴格課堂考勤,要對學生上課出勤情況進行随機抽查,教師對學生的考勤抽查情況可與學生成績挂鈎。

第十章  作業批改及答疑

第四十五條  為了檢查教學效果,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督促學生嚴肅認真地進行學習,教師應根據二級學院要求布置和批改作業,并對專業核心課程、特色課程等主要課程進行輔導答疑。

第四十六條  教師布置作業要根據教學内容精心設計,做到要求明确,份量适當。作業可采用練習題、實驗、撰寫心得體會、小論文、調查報告等多種形式,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有利于訓練學生靈活的思維和創新意識。批改作業應及時認真、嚴格。對作業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教師可采用習題課或課堂讨論、課外輔導答疑等方式及時指導解決。

第四十七條  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按時收交,認真批改,作好記錄。教師批改作業要認真、細緻、及時。要指出作業中的突出優點、獨立見解和錯誤之處,對錯誤之處要檢查督促學生進行糾正;對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要進行批評教育;對不合要求者,應返回令其重做;對抄襲他人作業的學生要進行嚴厲批評,并令其重做。作業成績是學生平時考核成績的依據之一,教師要嚴格執行。

第十一章  實踐教學

第四十八條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思想、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無論是綜合性的實踐教學,如專業實習、社會調查、軍事訓練、野外實習,還是專題性的實踐教學,如實驗、上機、技能實訓、專業見習等,都應納入教學計劃。應根據專業、招生對象及學制合理确定實踐教學在教學總學時中的比例。

第四十九條  在各項實踐教學活動開始前,二級學院應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提出具體細緻的實踐教學活動實施方案,報教務處審批。實施方案包括實踐教學目的、内容、形式、地點、日程安排、指導教師、考核方法、經費預算、安全措施等。

參加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應全面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學安排、業務指導、鑒定考核、生活和安全管理。實踐教學要精心組織,嚴格管理,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協調好與教學活動所在單位的關系。實踐教學活動結束後應及時鑒定、評定成績,認真寫出書面總結。

第五十條  實驗課教師及實驗技術人員應按教學大綱要求認真準備實驗,檢查實驗儀器設備,及時指導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學生沒有預習不準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後,教師要審核有關數據或結果,如不符合要求,應要求學生重做。實驗完成後,應仔細批改實驗報告,評定成績。

第五十一條  實習是人才培養方案中培養職業崗位能力的重要環節,各二級學院應根據不同專業培養目标組織制訂實習教學大綱和實習計劃。各二級學院要提前落實安排好實習單位、實習計劃和帶隊指導教師,在實習前進行實習動員和實習教育,明确實習要求和實習計劃,進行組織紀律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公布考核辦法。實習期間,指導教師要與實習單位和實習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解決實習中的問題。指導教師應在學生實習返校後做好審閱實習報告、考核評分及小結工作,最後由二級學院将學生成績和實習工作總結上報教務處。

第五十二條  軍事訓練要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組織實施;非計算機專業上機訓練由所在二級學院根據教學計劃、課程大綱和二級學院的要求統一安排。

第十二章  課程設計(論文)

第五十三條  課程設計(論文)是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訓練的重要環節。指導教師應按要求編寫好課程設計(論文)指導書。課程設計(論文)選題深度和工作量要适當,應使絕大多數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内完成,保證達到教學要求。

第五十四條  指導教師必須熟悉掌握課程設計内容及方法或課程論文的研究範圍,并做好必要的準備。

第五十五條  教師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同時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受到設計與撰寫論文方法初步訓練的同時,有所創新。課程設計(論文)完成後,教師應仔細審閱,評定成績。

第十三章  畢業設計(論文)

第五十六條  畢業設計(論文)是教學計劃中最後的綜合性教學環節,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學研究能力。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由各二級學院負責,按照學校的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第五十七條  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工作應由學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具有講師以上職稱(含講師)或碩士以上學位(含碩士)的教師擔任。指導工作應着重啟發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獨立完成規定的任務,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受到全面鍛煉。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一般應結合社會生産實踐和科研課題進行,要進行開題報告。

第五十八條  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工作由學生所在二級學院負責。相關學院應成立相應的答辯委員會和答辯小組,答辯小組成員結構應合理且不少于4人。

第五十九條  每位學生答辯時間為1520分鐘,其中介紹設計(論文)在10分鐘之内,教師提問及學生答辯時間不少于10分鐘。

第十四章  課程考核

第六十條  課程考核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創新能力,評定學習成績,督促學生系統地複習和鞏固所學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檢查總結教學情況。所有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開設且學生選修的課程(包括選修課和實踐教學)都要按學期對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考核。公共外語課和計算機課的考核與國家或省級考試結合進行。

第六十一條  課程考核分考試、考查兩種,可采取筆試、口試、筆試口試結合、機試、開卷、閉卷和實際操作等考核方式。理論課考試采用百分制,實踐教學環節的成績評定一般以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記載。

各二級學院應依據不同專業和課程的特點分别制定對學生平時作業的要求和課程平時成績評定辦法,平時成績一般占總成績的20%30%,任課教師必須按照規定做好詳細記錄,計入期末考試成績。

第六十二條  教師必須嚴格按考試大綱規定對所授課程進行考核。考試要注重知識考核與能力考核相結合,統一命題,集中閱卷。

第六十三條  考場實行監考和巡視制,監考教師由課程管理的二級學院負責安排,巡視人員由教務處安排。監考教師必須按考場規則和考場要求提前10分鐘進入考場,排定考生座次,清理考場,查驗考生身份,維護考場秩序,嚴禁舞弊和各種違紀行為。巡視人員按考試要求檢查考場情況,處理考場舞弊和各種違紀行為。

第六十四條  課程考核結束後,由承擔該門課程教學任務的二級學院統一安排閱卷評分工作。教師應在規定時間内,閱卷評分并填寫成績冊、試卷分析表,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或改進教學和課程考核的措施,交院系部彙總存檔。

第十五章  教學檢查與教師教學檔案

第六十五條  教學過程應接受各級管理部門的檢查,教學檢查實行随機抽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檢查結果與教師職稱晉升、年終院系部教學工作考核挂鈎。

第六十六條  教學随機抽查是校領導、教務處、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對院系部工作、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情況的抽查,是二級學院、系(教研室)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抽查。

第六十七條  教學定期檢查包括期中教學檢查、期末教學考核、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的專項檢查和年終二級學院教學工作考評。

第六十八條  各二級學院對部門開出的所有課程都應定期和不定期進行檢查,以便及時掌握教學情況,把好教學質量關。

第六十九條  教師教學檔案包括各種教學文件(含教學大綱、教學日曆、考試大綱、授課表、學生平時考核表、期末成績單、教案)、教師期中教學檢查登記表(期中教學檢查時完成,二級學院保存)、教學總結和考試成績分析表。

第十六章  教學研究活動

第七十條  教學研究活動是指研究、探讨和交流教學經驗、教學思想、教學改革情況、教學難點與重點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教材建設、系(教研室)管理與建設和教研課題研究等方面的行為。系(教研室)每兩周應組織一次教研活動。教務處對二級學院系(教研室)的教學研究活動情況進行抽查。

第七十一條  教師必須如期參加二級學院系(教研室)開展的業務活動,積極參與教學法研究與教學改革活動,并積極申報與承擔各級各類教育科學研究、教學改革與教學建設項目。

第十七章  聽 課

第七十二條  聽課是進行教學研究的一項常規活動,為了及時了解和掌握各教學環節的情況,各二級學院領導要認真負責地安排和組織好本部門每學期的聽課活動。不定期地檢查和督促各教研室聽課活動的開展,及時總結和推廣經驗,把研究課堂教學的改革作為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手段之一。

第七十三條  各系(教研室)在制訂每學期教學活動計劃時,必須将聽課、評課活動列入計劃,特别要組織好同教材的任課教師間和對青年教師的聽課活動;每學期要組織12次全系(教研室)公開課(教研課)。

第七十四條  聽課時主要是對教師的教學态度、備課情況、基本教學環節的把握、授課的學術性、教學方法的運用和課堂氣氛的調節等做出評價和分析;聽課後要将評價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

第七十五條  學校和教務處領導要參與聽課活動,指導教師開展教學,分析教學情況,應着重對教學内容選擇和教學大綱的貫徹等作出評價和分析。

第七十六條  聽課節次的要求:

(一)學校分管教學的校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8節次;其他校領導每學期聽課4節次以上;

(二)二級學院、教務處主管教學的負責人每學期聽課不少于8節次,其他領導每學期聽課4節次以上;

(三)系(教研室)主任每學期聽課不少于8節次;

(四)每位教師每學期互相聽課4節次以上。

第七十七條  聽課教師聽課後均要及時、規範地填寫聽課記錄,且字迹要工整;每學期期末各二級學院将領導與教師的聽課記錄本統一收繳保存,并填寫《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聽課記錄統計表》統計彙總後,送交教務處存檔。

第十八章  附 則

第七十八條  本規程适用于全日制普通本科的教學工作,其他方面的教學工作可參照執行。擔任教學任務的全體教師和從事教學管理工作的人員必須認真學習、熟悉本規程,并嚴格執行。

第七十九條  為了規範教學管理,對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按《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本科教學工作環節問題處理辦法一覽表》(見附件)處理。

     第八十條  本規程由教務處負責解釋,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關閉窗口